之前part1 和part2 我们是在北部,现在走向南部的圜丘方向。
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(成贞门)的甬道,也是连接祈谷坛和圜丘坛的轴线,长360米,宽30米。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,中为神道,东御道,西王道,北高南低,北端高4米,南端1米,北行令人步步登高,如临天庭。(copy n paste)
丹陛桥两旁的雪景
皇穹宇位于天坛。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,砖木结构,殿内没有横梁,全靠8根檐柱、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,巧妙地运用了力学 原理。三层天花藻井,层层收进,极有特色,为古建筑中少有。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,檐顶有镏金宝顶,殿墙是正圆形磨砖对缝的砖墙,远远望去,就像一把 金顶的蓝宝石巨伞。 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、三音石和对话石。
圜丘周围的景观
这个是拿来挂灯笼的
想到什么?我想到棉花糖
都是美丽的雪景
皇穹宇位于天坛。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,砖木结构,殿内没有横梁,全靠8根檐柱、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,巧妙地运用了力学 原理。三层天花藻井,层层收进,极有特色,为古建筑中少有。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,檐顶有镏金宝顶,殿墙是正圆形磨砖对缝的砖墙,远远望去,就像一把 金顶的蓝宝石巨伞。 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、三音石和对话石。
上面那个圆圆的台就是圜丘啦。
圜丘坛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心石,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。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,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,有共鸣性回音之感。但站在第二、三环以 外的人,则无此种感觉。为什么呢?原来,这也是一种声学现象: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,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,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。据声学专家 测验,从发音到声波再回到圆心石的时间,总共仅有零点零七秒钟。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,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,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。 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"上天垂象",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,同时并赋予"亿兆景从石"的美名。(COPY N PASTE)
放上一张download的照片让大家明白一下圜丘到底是怎么样子的。照片里头很多游客都在中心点排队站在圆心石上面“讲话”然后感受一下立刻反弹回来的回音。
非常棒的经验。可是那天我去的时候,下大雪,游客才三两只而已,我站在上面讲个够都没人来争。我还把这玩意跟碰到的另一个西方游客分享一下,尝试过后,她可乐极了
圜丘周围的景观
这个是拿来挂灯笼的
想到什么?我想到棉花糖
天坛不只是建筑物而已,它周围密植着许多古老的松柏
我小心翼翼地从这堆棉花糖中穿走过去
都是美丽的雪景
在打雪战
要走人了,走会东门的时候专门去找之前错过的七星石
太冷了,回住处休息一下。之前早上放了两瓶青岛啤酒在阳台上,现在都冰冻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